跳到主要內容
選擇查詢類別
 
:::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
無法顯示藏品圖
主要名稱:朱景英〈隸書「學續.家鄰」木刻對聯〉
製作日期:不詳
類別:器物
書寫者:朱景英
原件與否:原件
藏品層次:
數量單位:1對
尺寸大小(長*寬*高):150.7*28.5*2.5cm
數位化類別:影像(圖片)
是否數位化:
關鍵詞:朱景英|魏清德|海東札記|隸書|對聯
典藏單位:國立臺灣文學館
摘要:1.字體:隸書。
2.釋文:學續一鐙傳孟縣,家鄰三島占凔洲。
(文/莊千慧)
其他說明:1.風格特色:朱景英(?-?)為湖南省武陵縣人,乾隆十五年(1750)解元,乾隆三十四年(1769)臺灣海防同知,駐鹿耳門,著有《海東札記》四卷,為宦臺見聞之紀錄。朱景英書法於今並不多見,於臺灣目前最著名的是,新竹關帝廟有其楷書《鼎建關帝廟碑記》,用筆精妙,結體謹嚴,頗得唐楷書法度。此隸書木刻對聯為魏清德家屬所捐,雖非紙本墨跡,仍可看到朱景英在隸書用筆的講究,強調波磔出鋒之意趣,結字寬綽,筆力雄強。此一風格的隸書和乾隆年間桂馥(1736-1805)極為近似,朱景英年紀長於桂馥,此一隸書風格與稍晚的鄧石如(1743-1805),可視為清代隸書在學習漢隸之後所形成的時代特色。朱景英書法一絕,有其重要性,並時代非常久遠1777年離台至今亦有237年之久。本聯「學續一鐙傳孟縣,家鄰三島占凔洲」,尾崎秀真曾在《臺灣日日新報》1916年7月19日上撰文介紹這幅對聯,此件可能為鈴村串雨贈予尾崎秀真,尾崎贈予魏清德。(文/莊千慧)
2.朱景英字幼芝,號研北,清湖南武陵人,1750年「領鄉蔫第一」(舉解元),1769年,由福建寧德知縣擢陞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,1772年12月去職。1774年9月,調北路理番同知,1777年11月去職。先後在臺任官6年。司海口商船出入,兼管四縣。舊例:凡商舶來自廈門者,分配大小船為六等,以轉運軍需米穀於廈門(當時臺灣年須運米穀至福建94,488石,逢閏加運粟4,969石),已運者免運1次。前運有賣放不配運者,積30餘萬石。景英令如前帶運,積壓一清。任北路理番同知,適颶風挾海水漂民廬舍,亟發官廩,按行漂所給之,民忘其災。署福建汀洲、邵武府時,引疾歸里,圖書數千卷之外,無餘蓄。謝金鑾《續修臺灣縣志》〈政志、憲紀〉:「天懷爽朗,氣度雍容。其敷政寧人,皆行所無事,無一毫矯強態。生平雅愛文學士;公餘之暇,圖籍紛披,以博雅自喜。善八分書,蒼勁入古。」著有《畬經堂詩集》、《海東札記》。(引自本館知識平台網站)
印記/簽名:款識:尚老學長兄清鑑,茝汀朱景英。(文/莊千慧)
提供者:魏清德家屬
登錄號:NMTL20140130164
列印
::: 地址: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 | 電話:(06)2217201 | 傳真:(06)2217232 | 
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